裝修合同常見陷阱有哪些?簽訂裝修合同注意事項介紹
裝修合同雖是對業(yè)主和裝潢公司雙方的約束,可是就了解程度來說,很明顯業(yè)主們處于弱勢地位。雖然裝修合同看似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,但是從實際上的消協(xié)及裝飾協(xié)會的投訴材料來看,不少“圈里人”仍然利用消費者對合同文本和行業(yè)的不熟、不懂,在個別條款上鉆空子,為消費者裝修時“埋雷”。所以簽訂裝修合同之前,這一場“惡補”是必修課!下面和眾易居裝修網(wǎng)的小編一起學習了解下。
《《點此免費獲取裝修報價》》
陷阱一:故意增加裝修項目
有些設計師在設計中故意增加裝修項目,不需要做梁的地方加個梁,沒必要吊頂?shù)牡胤椒且蹴敗_@樣一來,裝修報價就要高很多,設計師的提成也就會增加很多了。
對付這種陷阱,消費者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居住需求。如果在設計中出現(xiàn)了造價較高,又沒什么實用價值的項目,您一定要堅持自己的要求。
陷阱二:舍低就高撈取回扣
有一些建材商和設計師私下約定,只要設計師在設計中使用了他們的材料,最后由建材商給設計師回扣。所以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,就故意使用這些有回扣的材料。即使有其他價格比較便宜、裝飾效果更好的裝飾材料,設計師在設計中也不會采用,結果讓消費者花冤枉錢。
對付這種陷阱,就要求您對目前的裝飾材料市場有個大致的了解。什么材料適合自己的新居,這種材料大致的市場零售價等內容,您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(shù)。
陷阱三:虛報面積增加預算
如果消費者在設計中堅持自己的想法,刪去了多余的設計,而且選擇的材料又比較便宜,設計師仍有辦法來增加預算。即在測量時,有意多報、謊報,加大工程量。例如在計算涂刷墻面乳膠漆時,沒有將門窗面積扣除,或將墻面長寬增加,都會導致裝修預算的增加。
如果出現(xiàn)這種問題,您對工程的實際發(fā)生量又不太清楚,您可以在合同中注明,裝修費以實際發(fā)生額計算,多退少補。這樣您在工程驗收時,可以將工程實際發(fā)生面積再仔細丈量一次,并依據(jù)這個數(shù)據(jù)來付工程款。
房子怎么裝修好看?這些精美裝修風格任你挑!搶免費設計,裝修立省35%。
聲明:文章部分文字、圖片、視頻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所提及來源于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刪除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
